没有标准化的进步,就没有质量的成功。”相反,如果标准低,即使产品百分之百符合标准,其质量也不会高。海尔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其高标准严要求有着极大的关系。标准是质量的前提,只有抓住了标准这个根本,企业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行业也才能持续发展。
防水行业在近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渗漏等问题频发、行业转型发展要求迫切的当下,提升防水行业质量水平势在必行。标准作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竞争门槛,提升行业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不论是防水企业,还是协会或是政府有关部门,都应当将其作为提升质量,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
标准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的依据,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当然,标准的意义也不仅于此。如果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也必须坚持执行高标准,有过硬的产品品质。
因此,近年来,国家对于标准工作越发关注。2015年国务院颁布《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其中提出,现有的标准体制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错位,市场主体活力未能充分发挥,既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又影响了标准化作用的发挥。
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质检总局、国标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放、管、服”为主线,激发社会团体制定标准、运用标准的活力,规范团体标准化工作,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关政策明确了政府、协会在标准化方面的工作重点,提高了标准的权威性、准确性。消费者作为标准建设的受益者,其对于标准的要求和建议也越发得到重视。
近日,国家标准委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在会上陈钢强调,消费者参与对于做好质量工作意义重大,要紧盯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建立消费者参与质量工作的机制,推动消费者更有意愿、更加便利地参与标准化和质量工作,把消费者融入整个质量治理体系中。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指出,成立国家标准委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是标准化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标准委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是标准化工作时不我待的迫切需要。国家标准委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是研究标准化与消费者政策的议事机构,负责对标准化工作中涉及市场需求和消费业态、消费方式、消费安全,消费者利益诉求等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标准化工作政策建议,使命光荣。要着力完善标准化与消费者政策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更好地服务标准研制与实施推广,营造消费者积极参与标准化的良好氛围,推动涉及消费领域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
我国防水行业标准体系比较完备,基本能够涵盖现有的防水材料并涉及防水功能的建筑物各个部位,能够对行业进行相应约束。
根据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防水材料标准汇编(2017)》,截至2016年底,现行防水材料产品标准共84项,其中国家标准43项,行业标准41项,涉及建筑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建筑防水密封材料、刚性防水和堵漏灌浆材料等类别。
截至2016年底,国内建筑防水行业有工程建设标准共计24项(含在编4项,不含各地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4项,CECS协会标准3项;涉及范围涵盖建筑工程各个部位,其中屋面工程10项、地下防水工程2项、建筑外墙防水工程1项、室内防水工程1项、隧道防水工程1项、轨道交通防水工程1项、桥梁桥面防水工程1项、综合管廊防水工程1项、垂直绿化工程1项、防水工程现场检测1项、渗漏水治理及维修2项、其他1项。
同样地,也有《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以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标准规范对防水施工和工程验收作出了规定。
但我国防水材料的标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标准老化滞后、交叉重复矛盾、体系不够合理、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比较明显;国家标准相对来说为最低标准,但很多落后地区所执行的标准甚至低于国标。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防水国标和行标,使得防水市场始终存在混乱现象,大量本不适用于防水工程的劣质材料充斥着市场,更让建筑渗漏等问题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疾”。
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流程、材料选择、标准施工、严格验收等各方面环环相扣。要想提升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必须要充分利用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而促使行业水平的提高。
今年,住建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征求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工程规范和标准水平。将提升防水等隐蔽工程薄弱环节指标要求作为提升住房品质要求的重要内容。《方案》(征求意见稿)同时提出,大力发展团体、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推荐性标准逐步由社会承接;要将技术指标水平全面提升至国际领先、先进,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水平整体稳步提升;技术表达方式要全面适应国际化需求,在内容要素、指标构成等方面,提高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可见防水行业标准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